建築系學生福特(André Ford)提出一套新系統,藉此大量生產雞肉;因為只要移除雞隻的大腦皮質,即使牠們身處擁擠的垂直農場裡,也不會感覺害怕。
英國每年飼養與屠宰約八億隻雞,飼養期約六至七週,都關在毫無自然光的龐大雞舍內,育種技術雖加快成長速度,但雞隻也常因心臟與肺部跟不上身體快速成長而死亡。
普渡大學哲學教授湯普森(Paul Thompson)的「盲雞方案」(The Blind Chicken Solution),提到相較於一般雞隻對擁擠環境的不安反應,「意外」失明的雞隻在實驗中顯得處之泰然,故他主張對於畜產業大量密集生產問題,或許應考慮使用盲雞,認為此舉會令肉品生產更加人道。
福特更進一步設計出「無腦雞方案」(Headless Chicken Solution),移除雞隻大腦皮質後,抑制雞隻感官反應,縱然在擁擠飼養環境中,也不會感到痛苦,但腦部其他部分不會受影響,故自我平衡機制仍繼續運作,雞隻繼續成長。
這項提案目的有二:一為因應家禽肉品需求高漲,二為改善雞隻感受,故讓牠們對週遭不愉快環境無感。
去除感受機制後,即可在大型都會農場裡飼養雞隻,垂直農園每一層平均可飼養上千隻,有點類似電影《駭客任務》(The Matrix)裡,每個人居住在豆莢裡彼此相連,也會移除雞腳,讓單位空間雞隻飼養量更高。福特將這種架構稱為「無意識農業中心」,飼料、空氣、飲水均透過管線供應,排泄物亦如此清理,相較於目前養雞場裡,每立方公尺僅能飼養3.2隻雞,新技術將能提高至平均11.7隻。
這套系統的缺點在於缺乏肌肉刺激,福特對此提議沿用其他肉品實驗的電擊方式。
福特強調,這項方案聽來可怕,但與現有食品生產技術相去不遠,他指出,「現有生產機制的實際情形同樣令人震驚,但卻隱身在傳統農業的面貌背後,消費者只看得到包裝與處理後的肉品。」
他另提到,「現有主流機制與我的提案有好幾點不同,根本差異在於排除痛苦,我建議的方式是否適合避免雞隻感到痛苦,眾人解讀不同,最終應該由個別消費者決定,用付款購買
最終應該由個別消費者決定,用付款購買與否表達自身立場。」
近來各大實驗室也在研發肉品製造,福特認為這和「無腦雞方案」動機相同,「都是希望在避免痛苦的情況下,製造動物蛋白質」,但他指出,合成肉未來發展一大障礙,在於血管無法合成。
《駭客任務》與這項提案確實近似,福特表示,「相似之處很顯示,不過在電影中,主宰物種善意為次物種打造另類現實,遠比『真實』末日後世界的處境更好,目前家畜飼養體系已經鞏固,尤其經濟又不景氣,我們恐怕沒辦法提供太優渥的待遇。」
http://forum9.hkgolden.com/view.aspx?type=BW&message=4447771